
嘻道奇闻
- 文章199742
- 阅读14625734
母猪背膘管理全攻略:测方法、数据解读与饲养优化
奇闻2025-05-27 19:40:13
??为什么测准背膘能省3万饲料费???
去年山东某猪场因为P2点定位偏差2厘米,误判30%母猪体况,导致哺乳期多消耗15吨饲料。背膘管理看似简单,实则藏着母猪繁殖性能的生死线——测不准就是在烧钱。
一、两大核心测量法实战拆解
??1. 目测评分法:老手都在用的土办法??
- ??脊柱触感??:手掌贴背滑动,三指能轻松摸到脊椎骨算3分体况,摸不到算4分
- ??尾根凹陷??:食指插入尾根两侧,深度超1.5cm说明背膘低于14mm
- ??骨盆触诊??:拇指按压髋骨位置,需用7成力才能摸到骨头的母猪背膘在18-20mm区间
??2. 超声波仪操作五步绝杀误差??
① ??剃毛要狠??:P2点周围剃出5x5cm光面,漏剪一根毛可能让数值虚高2mm
② ??涂油三揉??:花生油分两次涂抹,间隔5分钟揉搓软化角质层
③ ??探头垂直??:像手机指纹解锁那样90度下压,左右转15度挤出气泡
④ ??三层确认??:必须等机器亮3个灯再读数(表皮+两层脂肪)
⑤ ??双测取均??:左右P2点背膘差距可达1.5mm,必须两侧测量
二、黄金背膘值对照表与饲喂公式
??1. 各阶段生死线数值??
母猪类型 | 配种期 | 妊娠90天 | 分娩前 | 断奶时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丹系母猪 | 12-15mm | 16-18mm | 18-20mm | ≥14mm |
长白猪 | 14-16mm | 17-19mm | 19-21mm | ≥15mm |
杜洛克 | 16-18mm | 18-20mm | 20-22mm | ≥16mm |
(数据综合自上海农场等20家规模化猪场实测) |
??2. 饲喂量调整速算公式??
- ??增膘??:每增1mm背膘=每日加料0.3kg×调节天数(例:从14mm调到16mm需加料0.6kg/天×7天)
- ??减膘??:每降1mm背膘=粗纤维比例提升5%(玉米麸皮替代豆粕)
三、自问自答核心痛点
??Q:测膘数值总跳怎么办???
① 九成是耦合剂涂抹不足(补涂花生油)
② 探头接触面残留猪毛(返工剃毛)
③ 老母猪死皮过厚(50℃热毛巾敷3分钟)
??Q:冬季背膘标准要放宽吗???
必须!上海祥欣猪场数据表明:
- 冬季背膘可比夏季厚1.5mm
- 饲喂量需增加0.2kg/天维持体温
??Q:进口仪器一定准???
错!广东某场用德国设备因电压不稳导致误差3mm,需每周校准+电量保持80%以上
四、饲喂优化三大狠招
??1. 妊娠期分段攻守策略??
- ??0-30天??:限饲1.8-2.2kg/天防胚胎死亡
- ??31-75天??:加膨化大豆提升乳腺发育
- ??96-分娩??:日添2%植物油拉高初生重
??2. 背膘异常母猪特殊护理??
- ??过肥母猪??:添加8%苜蓿草粉替代玉米
- ??过瘦母猪??:夜间补饲发酵饲料提升吸收率
??3. 数字化管理进阶??
江苏万头猪场案例:
- 云端记录每头母猪20个胎次背膘曲线
- AI算法提前14天预警体况异常
- 哺乳期失重控制在3mm以内
小编观点
背膘管理不是数据游戏,而是手感与科技的结合。建议新人前3个月每天摸30头母猪练触觉记忆,同时配齐电子背膘仪+红外测温枪。记住:丹系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超4mm,下一胎产活仔数必跌1.2头——你手里捏着的不只是数据,是每头母猪年均6000元的养殖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