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奇闻 > 正文内容

核酸检测正确采样步骤及意事项,避免无效结果

奇闻2025-05-28 06:59:53

一、什么是核酸检测的正确采样步骤?

核酸检测的核心在于精准采集含有病毒RNA的细胞样本。根据《新冠病毒标本采集和检测术指南》,??口咽拭子??和??鼻咽拭子??是两种主流方法。

  1. ??口咽拭子操作规范??
    • 被采样者需头部微仰,张大嘴巴暴露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,采样拭子需越过舌根,在扁桃体处来回擦拭至少3次,再于咽后壁上下擦拭3次。
    • 样本需浸入含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,折断拭子尾部后密封送检。
  2. ??鼻咽拭子操作规范??
    • 拭子沿下鼻道底部缓慢深入至鼻咽腔后壁,旋转一周后取出。此方法对无症状感染者、隔离人员检出率更高。
  3. ??关键差异??
    • 鼻咽拭子病毒载量更高,但操作复杂;口咽拭子便捷,适合大规模筛查。

二、为什么采样前需禁食、禁水?

??避免样本污染和操作风险??是核心原因:

  1. ??禁食2小时??:食物残渣可能黏附拭子,干扰检测结果(如巧克力导致拭子变黑)。
  2. ??禁水30分钟??:吞咽动作可能减少咽喉部病毒附着量,且饮水易引发采样时呕吐。
  3. ??其他禁忌??:吸烟、饮酒、嚼口香糖会改变口腔环境,影响病毒捕获效率。

三、如何正确摘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?

??口罩操作不当是交叉感染的主要隐患??,需遵循以下步骤:

  1. ??摘取时机??:待采样人员完成手消毒、取出拭子后,再双手轻拉耳带取下口罩。
  2. ??错误行为??:
    • 上推或下拉口罩可能污染面部;
    • 摘口罩时拉扯过猛,易产生气溶胶扩散风险。
  3. ??防护建议??:采样时屏住呼吸,结束后立即佩戴备用口罩。

四、采样不规范会导致哪些无效结果?

  1. ??假阴性风险??:
    • 扁桃体擦拭次数不足、未到达咽后壁,导致病毒未被充分采集;
    • 鼻咽拭子插入深度不够或未旋转,遗漏鼻咽腔病毒。
  2. ??样本污染??:
    • 拭子触碰嘴唇、牙齿或外部物品;
    • 采样台放置个人物品(如手机、钥匙)引入污染源。
  3. ??应对措施??:
    • 重新采样并优先选择鼻咽拭子;
    • 实验室对异常样本启动单管复测流程。

五、特殊场景下的注意事项

  1. ??儿童采样??:需安抚情绪,避免挣扎导致拭子断裂或黏膜损伤。
  2. ??风向管理??:采样者应处于上风向,与排队队伍保持垂直,减少气溶胶传播。
  3. ??医疗废物处理??:污染口罩、拭子须密封后按医疗垃圾规范处置,禁止随意丢弃。

六、如何判断采样是否合格?

  1. ??直观标准??:拭子头部有明显黏液附着,保存液浑浊度为合格。
  2. ??质控要求??:实验室每批次检测需加入阴性质控样本,确保无污染。
  3. ??追溯机制??:样本编号、个人信息需完整标注,4小时内送检。

通过规范操作和细节把控,可显著提升检测准确性,降低无效结果风险。如需了解具体技术参数,可参考《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检测技术指引》及各地疾控发布的操作细则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