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嘻道奇闻
- 文章199742
- 阅读14625734
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
??你刚打开手机就跳出关不掉的弹窗广告?刷短视频突然插播卖货直播???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闹心。不过从2023年5月1日开始,这些烦人操作可都摊上大事儿了!国家新出台的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就像给网络世界装了把"照妖镜",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新规怎么给咱老百姓撑腰。
一、广告关不掉?现在有硬规矩了
??为啥总有些广告像狗皮膏药甩不掉??? 说白了就是以前处罚力度不够。现在新规直接把"一键关闭"写进条款里,那些玩花样的商家可得悠着点了。举个例子,你要是看到计时结束才能关的广告,或者要连点三次才能关的页面,直接截图举报准能让他们吃罚单。
重点盯防这几种耍赖皮行为:
- ??假关闭按钮??:把关闭图标做成透明色、芝麻大小
- ??连环弹窗??:关掉一个又蹦出三个新广告
- ??伪装提示??:弹窗伪装成系统更新、安全警告
上个月某导航软件就因为车载广告关不掉,被罚了200万。现在新规明确说智能设备广告影响安全可以直接重罚,估计不少企业这会儿正连夜改代码呢。
二、直播带货别想打擦边球
??直播间里主播说得天花乱坠,出问题该找谁??? 新规这次把责任划分得明明白白。品牌方是广告主,直播间运营方算发布者,主播要是用自己的名义推荐产品,那就得承担代言人责任。简单说就是"一个都跑不了"。
最近某网红卖假燕窝的事大家都听说过吧?按新规处理的话,主播得退赔、平台要担责、品牌方还得交罚款。三管齐下,看谁还敢把消费者当冤大头。
记住这三类直播必查:
- ??保健品吹疗效??:把食品说成能治病的
- ??虚构原价套路??:"直播间特价"比日常价还高
- ??明星站台背书??:没亲自使用过的产品乱推荐
三、"软文广告"必须亮明身份
??怎么判断刷到的是真分享还是软广告??? 现在但凡带购物链接的"经验贴",都得在开头标"广告"俩字。比如小红书上那些护肤品测评,要是文末挂着购买链接却没标注,平台得跟着一起吃挂落。
某大V去年发了个空气炸锅测评,暗戳戳夹带带货链接,结果被网友扒出来根本没用过产品。按新规这种操作不仅要删帖,还得面临最高100万罚款。所以说啊,以后看到没标"广告"的推荐贴,咱们可得多个心眼。
重点整治这些变相广告:
- ??知识科普??:讲着讲着开始卖药
- ??用户体验??:写着写着甩出购买二维码
- ??测评对比??:比着比着推荐自家产品
四、未成年人保护动真格
??为啥刷题软件里会弹出游戏广告??? 新规这次专门划了红线:凡是未成年人聚集的APP,医疗美容、网络游戏这些广告统统不许出现。就连学习机这种教育设备,要是敢弹窗卖化妆品,分分钟被下架整改。
有个真实案例,某教育平台在儿童频道插播增高药广告,结果被家长集体投诉。现在按照新规,这种操作不仅要罚款,负责人还可能上失信名单。要我说,这招可比单纯罚款狠多了。
特别注意这些禁区:
- ??学习类APP??:插播网游、电子烟广告
- ??儿童智能手表??:推送付费课程链接
- ??青少年模式??:夹杂酒类、医美信息
??个人看法时间??: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出新规的时候,我还担心又是雷声大雨点小。但看到最近几个大案子的处理结果,感觉这次是动真格了。就拿直播带货来说,现在品牌方、平台、主播三方责任绑定,出问题谁都别想甩锅。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消费者也得长点心,见到违规广告该举报就举报,毕竟好的市场环境需要大家一起维护。
说到底,新规就像给网络世界划了行车线。企业只要老老实实在车道里开,既能赚钱又不用担心吃罚单。而那些总想飙车耍酷的,迟早得在信用黑名单上"出道"。要我说啊,这规矩立得好,早该这么整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