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用表测电阻的4个关键步骤,手把手教你精准测量
你是不是刚拆开万用表包装就懵了?看到红黑表笔不知道往哪戳?前两天有个粉丝私信我,说他测电阻时把电路板都烧黑了... 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,手把手教你用万用表测电阻的正确姿势。那些说"测个电阻有啥难的"的老司机,估计都没遇到过显示屏突然显示"OL"的尴尬时刻吧?
??重点说三遍:测电阻必须断电!断电!断电!?? 我见过太多人拿着表笔就往通电的电路上怼,结果"嘭"的一声——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。去年修音响时就因为没断电,直接烧了个50块钱的保险丝,肉疼啊!
第一步:给万用表"调零"
掏出你的万用表,先看转盘有没有"Ω"标识。这里有个坑:很多新手以为直接转过去就能测,结果发现数值乱跳。这时候你得先做??机械调零??——把表笔悬空不碰任何东西,慢慢旋转调零旋钮,直到指针稳稳指着"0"(指针式)或者显示屏归零(数字式)。
为啥要这么麻烦?我拿自家电饭锅做过实验:不调零时测出来的电阻值能差出20Ω!特别是用久了的老表,弹簧片氧化了更容易出这毛病。要是你发现怎么调都回不到零,赶紧换电池试试,这招能解决八成问题。
第二步:选量程的玄学
转盘上那一圈数字看得眼晕吧?200Ω、2kΩ、20kΩ...其实秘诀就一句话:??先粗后细??。假设你要测个标着"1kΩ"的电阻,先把档位拧到2kΩ档。要是显示"0.98"就是980Ω,显示"1"就是1kΩ。但如果显示"0.1"或者"OL",说明你档位选反了——前者说明应该往更小量程调,后者得往更大档位转。
这里有个冷知识:选错量程不仅测不准,还可能伤表。上个月帮邻居修电风扇,他硬是用20MΩ档测5Ω电阻,结果表笔都发烫了。所以记住这个口诀:"量程往大走安全,往小走精准"。
第三步:表笔接触的隐藏技巧
别以为随便捏着电阻两头就行!有次我测碳膜电阻,手指碰到金属部分,好家伙,人体电阻直接让测量值少了一半。正确姿势是??捏住电阻的陶瓷部分??,或者用鳄鱼夹固定。要是测贴片电阻这种小东西,建议买套防滑表笔套,某宝9块9包邮那种就够用。
碰到氧化严重的接线端子怎么办?教你们个土方法:用铅笔橡皮擦擦触点,比酒精擦得还干净。去年修老收音机时发现的这招,实测能降低接触电阻15%左右。
第四步:读数里的门道
数字表看起来简单?那要看你会不会看细节了。比如显示"2.34kΩ"时,最后那个"4"可能在跳动,这说明真实值在2.33-2.35之间波动。这时候要取中间值记录。要是看到小数点后三位都在跳,赶紧检查是不是表笔没插紧。
指针表用户注意了:刻度盘上最上面那条标着"Ω"的才是电阻档。有个快速读数技巧:量程档数字x指针所指刻度。比如放在"x10"档,指针指到5就是50Ω。但要是表针反着走怎么办?别慌,说明你测到的是二极管或者其他有极性的元件。
自问自答环节
??Q:为什么我测同一个电阻每次数值都不一样???
A:九成是因为接触不良。试试用鳄鱼夹代替手持测量,或者把电阻引脚刮亮。剩下的可能是环境温度变化——金属电阻温度每升高1℃,阻值能变化0.3%呢!
??Q:量程选自动档不就行了???
A:新手还真别太依赖自动档!我拿三块不同价位的表做过测试:50块的自动档误差能达到5%,而手动选档误差能控制在1%以内。特别是测量10Ω以下的小电阻时,手动选200Ω档明显更准。
??Q:带电测电阻会怎样???
A:轻则烧保险丝,重则直接报废万用表。去年有个学员把表笔插在电流孔测电阻,通电瞬间就闻到焦糊味——修表花了180,比买新的还贵!
小编观点:看完别光收藏,现在就找节旧电池(1.5V的那种安全),拆个电阻出来实操。记住,量十次不如动手测一次。那些说"一看就会"的新手,八成还卡在选量程的步骤上呢。下次碰到测量难题,直接带着实测数据来评论区找我,手把手给你分析问题在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