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趣闻 > 正文内容

小华教你精准分析用户需的3个技巧

趣闻2025-05-28 03:50:34

哎,你说现在做产品、搞运营,最头疼的是什么?是不是用户总说“这不是我要的”?明明调研做了、功能堆了,结果用户根本不买账?今天啊,咱们就聊聊小华用烂的三个土方法,手把手教你怎么把用户需求摸得透透的!


一、??先学会“偷窥”,再谈分析??

很多人以为用户调研就是发问卷、做访谈,但小华常说:“用户嘴上说的,十句有八句是场面话!”想知道他们心里真正想啥?得学会“偷窥”他们的行为。

举个真实例子:小华带过一个电商团队,用户都说“想要更多商品分类”,结果后台数据显示,80%的人点进三级目录就退出。这时候你品,你细品——用户真实需求是“找东西太麻烦”,根本不是分类不够多啊!最后他们简化了搜索路径,转化率直接涨了30%。

??具体怎么操作?三步走:??

  1. ??后台数据当放大镜??:每天盯着用户点击热力图,哪儿卡顿、哪儿跳失,比用户自己还清楚他们的操作习惯。
  2. ??现场观察别嫌累??:约用户到公司实操产品,别问“你觉得怎么样”,就默默记下他们皱眉头的瞬间。
  3. ??朋友圈当情报站??:用户晒单吐槽都带着情绪,这些碎片信息拼起来就是需求地图。

说白了,用户就像谈恋爱时的对象——不能光听他说“我没事”,得看他半夜三点有没有偷偷刷手机。


二、??给需求“称重”,别当老好人??
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,就是把所有需求当圣旨。小华挂在嘴边的话是:“十个需求九个坑,剩下那个还得看缘分!”怎么筛出真需求?这里有个四象限土法子:

??紧急程度????重要程度????处理方式??
立刻开干(比如支付失败)
临时补丁(比如界面错位)
排期规划(比如会员体系)
直接扔垃圾桶(比如“五彩斑斓的黑”)

去年有个健身App团队,用户嚷嚷着要社交功能。结果小华让他们先做投票——结果只有3%的人愿意公开运动数据。你看,这种“伪需求”要是真做了,起码浪费两个月开发量。

??重点来了:??

  • 用KANO模型分需求(基本型、期望型、兴奋型)
  • 每两周做次需求听证会,拉上技术、运营一起拍桌子
  • 学会说“这个需求我们记下了,下季度优先排期”(翻译:大概率不做)

记住啊,用户是要解决问题的,不是来教你写代码的!


三、??把需求当洋葱,一层层剥??

最核心的干货在这儿——小华独创的“剥洋葱分析法”。别看名字土,用过的团队都说“真香”!

??第一层:表面需求??
用户说:“我要更快的马。”
菜鸟做法:满世界找千里马
??第二层:场景需求??
问:“为什么要更快的马?”
答:“要去隔壁镇送信。”
??第三层:本质需求??
继续问:“送信是为了什么?”
答:“让老板知道项目进度。”
??终极方案:开发个在线协作工具不就完事了???

去年帮个教育机构做线上课,家长都说“要更多直播课”。剥了三层才发现,真实需求是“孩子作业没人辅导”。最后改成“AI作业批改+错题讲解”,续费率直接翻倍。

??具体操作工具:??

  1. 用户旅程地图(把每个接触点标红黄绿)
  2.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套用(别笑,真的有用!)
  3. 每周选三个用户反馈,团队玩“5个为什么”游戏

这招最狠的地方在于——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,你帮他挖出来了!


??个人观点时间??

干了十年用户分析,我越来越觉得:需求分析不是技术活,是人性洞察。现在太多人迷恋大数据、AI模型,却忘了最基本的“共情能力”。就像小华常说的:“数据告诉你用户点了哪里,但眼神和叹气声才会告诉你为什么。”

最后送大家两句话:

  1. 别急着做脑外科手术,先确认患者是不是只是头疼感冒
  2. 每天抽半小时假装自己是小白用户,从头到尾用一遍产品

这套方法论,可能比不上MBA课堂的高大上,但保证你能少踩80%的坑。毕竟啊,接地气的招数,才是打硬仗的真本事!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