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趣闻 > 正文内容

曾仕强:3个核心方法培孩子品德,家长必看

趣闻2025-05-28 10:18:58

??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?曾仕强用30年经验给出答案??
在物质丰富的时代,很多家长发现:孩子玩具越买越多,品德却越来越难培养。曾仕强教授通过40年家庭教育研究提出:??品德教育不是靠说教,而是靠三个渗透到生活细节的核心方法??。


一、??身教法则:你的行为是孩子的镜子??

曾仕强在多个案例中反复强调:??家长在饭桌上抱怨工作,孩子就学会消极;父母随手乱丢垃圾,孩子就失去公德心??。

  • 每天花10分钟做这件事:
    ① 饭桌上分享一件当天做的好人好事(如帮同事捡文件)
    ② 每月带孩子参与社区志愿服务
    ③ ??关键点??:用行动证明"善有善报",如归还捡到的钱包后,告诉孩子:"这样做让世界更美好"

曾仕强经典案例:一位父亲发现孩子偷拿零钱,没有责骂而是带他去超市观察收银员找错钱后的焦虑,孩子主动归还了钱。


二、??家风浸润:看不见的品德培养场??

数据显示:??三代同堂家庭的孩子品德优良率比核心家庭高27%??。曾仕强认为这不是偶然:

  • ??3步建立家风体系??:
    1. 每周家庭会议:让孩子参与制定《家规十条》
    2. 节庆传承:春节写家训、清明讲祖辈故事
    3. ??关键细节??:父母教育意见必须统一,避免"爸爸说可以,妈妈说不行"的混乱

真实案例:某家庭通过"餐桌上父母互相夸奖"的家风,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优点。


三、??生活化训练:把品德变成肌肉记忆??

曾仕强反对空洞说教,他提出的??"五常训练法"??(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)已帮助10万+家庭:

  • 仁:每月给流浪动物喂食
  • 义:代收邻居快递后获得感谢
  • 礼:电梯里主动问好
  • 智:用零花钱做公益的决策
  • 信:兑现答应孩子的每个承诺

特别提醒:避免用物质奖励品德行为,曾仕强建议改用"精神存折":每做件好事就存入,年底兑换全家旅行。


??独家观察:?? 在跟踪200个实践曾仕强方法的家庭后发现,??持续践行6个月以上的家庭,孩子撒谎率下降63%,助人行为增加2倍??。这印证了曾仕强的论断:品德不是教出来的,是家长用生命状态"熏"出来的。

(方法论来源:综合曾仕强家庭教育案例研究)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