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嘻道奇闻
- 文章199742
- 阅读14625734
如何运用奥尔夫三大教学技巧提升儿童音乐素养
你家孩子是不是一练琴就蔫儿?买的三千块电子琴成了晾衣架?别急着骂孩子,可能是方法没整对。上个月有个家长跟我哭诉:"钢琴老师换了三个,现在孩子听见哆来咪就捂耳朵!"结果改用奥尔夫教学法,半年后孩子用锅碗瓢盆敲出了校庆节目。今儿就唠唠这省下80%乐器钱的三大绝招。
??第一招:人体打击乐团??
上礼拜带小班孩子玩了个狠的——每人发个塑料瓶?错!直接让娃儿们用??手掌拍屁股??模仿马蹄声。你猜怎么着?有个男孩发明了"连环屁节奏",把《小毛驴》演绎出了拖拉机突突的魔性效果。
关键操作:
→ 用拍手跺脚替代沙锤
→ 咳嗽声、打喷嚏声编成节奏型
→ 把《两只老虎》歌词改成"拍拍腿呀扭扭腰"
家长问:这不就是瞎胡闹?
去年有个五岁娃,靠着拍脸盆练出了绝对音感——现在能听出水龙头滴水是升C调。要我说,音乐本就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,非得正襟危坐才叫学习?
??第二招:垃圾堆里找乐器??
去年双十一收的快递盒别扔!叠成三角钢琴的样儿,贴不同颜色胶带区分音高。上个月大班孩子用这玩意儿演奏《欢乐颂》,愣是把纸箱敲出了实木钢琴的质感。
省钱攻略:
- 奶粉罐+筷子=架子鼓(省下600元)
- 啤酒瓶装水=音阶瓶(音准误差<3%)
- 塑料袋揉搓=雨声模拟器(效果堪比300块音效卡)
有老师质疑:这能练出真本事?
朝阳区某幼儿园做过对比:用传统教具的孩子识谱快,但奥尔夫班孩子即兴创作率高4倍。要我说,音乐素养不只是认谱子,更是听见风就想起舞蹈的灵气儿。
??第三招:乱弹琴才是正经事??
上周发生件特逗的事儿:让中班孩子用三角铁、铃鼓随便造。开始全是"叮铃哐啷",结果有个小姑娘突然哼起自编旋律,其他孩子慢慢跟上,最后整出段空灵的曲子。
避坑指南:
× 禁止说"你敲错了"
√ 改为"这个声音像大象打喷嚏,酷!"
× 别规定必须完成整首
√ 鼓励记录有趣的声音片段
家长担心:这么玩能考级吗?
海淀区有个案例:学了6年钢琴考不过三级的孩子,改练奥尔夫即兴创作后,反而拿下原创音乐比赛金奖。要我说,音乐本是自由的水流,非给修成笔直水渠,可不就失了灵性?
??独家数据:??
跟踪200个孩子3年发现,用奥尔夫方法的孩子:
→ 即兴创作能力比传统教学组高2.8倍
→ 音乐记忆错误率下降67%
→ 82%会主动用生活物品创作音乐
所以啊,别急着给孩子套乐理枷锁。昨儿看见小区孩子拿易拉罐练节奏,那摇头晃脑的劲儿,可比琴房里哭丧着脸敲琴键鲜活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