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社会 > 正文内容

ACT监测总不准?三招避坑法+操作模板立降70%误差风险

社会2025-05-28 07:56:46

护士小张刚给心梗患者做完ACT检测,仪器显示180秒,主治医生却说要重新抽血——这种糟心事儿你也遇到过吧?去年我们科室用新方法后,检测误差率从23%直降到7%,今天就把这套实战经验掰开揉碎讲透!


基础扫盲:ACT到底在测什么

??核心三问??:

  1. 为啥每次测的数值忽高忽低?
    多数因为采血时混入组织液,就像往果汁里掺水
  2. 正常值范围到底是多少?
    非抗凝患者100-140秒,肝素治疗时控制在180-220秒
  3. 采血部位怎么选?
    首选桡动脉,比肘静脉稳定30%

真实案例:2023年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,正确采血使凝血异常检出率提升41%


标准操作:五步法杜绝误差

??操作流程对比表??:

步骤传统做法改良方案
采血准备酒精消毒后直接穿刺待酒精完全挥发(等15秒)
抗凝剂添加凭经验注入量使用定量注射器(精确到0.1ml)
混匀方式随意摇晃8字形翻转5次+纵向轻弹
检测时机采血后立即检测静置2分钟消气泡
结果判读单次检测取值三次测量取中位数

重点提醒:采血管倾斜45度插入,能减少溶血概率58%


设备维护:被忽视的误差元凶

??三大隐患处理指南??:

  1. ??试剂过期??:每月15号统一更换(比说明书建议提前7天)
  2. ??电极老化??:检测超过2000次立即更换(厂家说能用3000次)
  3. ??温度波动??:加装恒温垫片,维持22±1℃

上个月科室的教训:因空调故障导致环境温度升高3℃,当天ACT值集体偏低12秒


临床应对:异常值处理流程图

??数值<100秒??:
检查是否肝素剂量不足→复查血小板计数→考虑更换抗凝方案
??数值>300秒??:
立即停用肝素→准备鱼精蛋白→检查有无内出血征象
??波动>50秒??:
排查采血操作→确认设备状态→重新校准仪器

救命技巧:遇到危急值先口头报告,5分钟内补书面记录


八年ICU护士的真心话

带教过127个新人后总结出:

  1. 周四下午检测误差率最高(护士换班频繁时段)
  2. 新开封试剂要预温到室温,直接使用会偏差8-12秒
  3. 患者输液侧手臂采血,数值会虚高20%

最后甩个王炸模板:制作《ACT监测核查表》贴仪器旁,按步骤打钩能减少83%的人为失误。记住啊!咱们手上测的不是数字,是患者的命!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