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社会 > 正文内容

艾草和大葱间作方法详解,驱虫增产两不误

社会2025-05-28 08:13:21

在山东寿光蔬菜基地,张师傅通过艾草与大葱间作,不仅将葱蛆发生率降低92%,还实现了亩产增收1300斤的突破。这种生态种植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户采用,究竟如何实现驱虫与增产的双重效果?本文将为您完整解析。

??为何艾草与大葱是黄金搭档???
艾草根系释放的挥发性物质(如桉树脑、樟脑)能有效抑制土传病原菌,其特殊气味可驱离葱蝇、蓟马等害虫。大葱分泌的硫化物则能促进艾草根系发育,两者形成互利共生关系。潍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验数据显示,间作地块较单作大葱减少农药使用量76%,光合效率提升19%。

??如何规划种植区域???
选择地势平坦、排灌便利的沙壤土地块,南北向起垄。主垄宽40cm种植大葱,副垄宽25cm栽植艾草,行距保持60cm。建议采用"2行大葱+1行艾草"的带状间作模式,既能形成有效防护带,又不影响机械作业。临沂农户王长海采用该布局,成功将大葱商品率从78%提升至93%。

??具体实施步骤有哪些???
三月中旬先定植艾草苗,株距控制在30cm,深度8-10cm。待艾草成活后(约15天),在相邻垄沟移栽大葱幼苗,株距5cm×行距15cm。关键操作包括:定植时在葱苗根部撒施艾草碎叶(每亩20kg),雨季前在垄间铺3cm厚艾草秸秆。青岛农业大学研究证实,此法可使葱白长度增加2.8cm。

??遇到连作障碍怎么办???
当发现大葱叶尖枯黄或艾草长势衰弱时,立即进行"生态休耕":拔除病株后,在空置区域播种苜蓿绿肥,同时喷洒艾草浸出液(1:50兑水)。河北保定种植户李建军通过该措施,使重茬地块产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87%。

??何时进行关键农事操作???
五月初进行首次中耕时,将艾草下部老叶修剪后埋入葱垄基部。七月高温季节,每日清晨采集艾草新鲜叶片,按1kg鲜叶兑30kg水的比例制作驱虫液,配合滴灌系统施用。收获前20天停止使用生物制剂,确保大葱符合绿色食品标准。

??如何评估间作效果???
通过三项指标判断:葱管表面蚜虫附着量减少80%以上,艾草株高达到1.2m时仍保持直立,土壤EC值稳定在1.8mS/cm以下。德州农业监测站案例显示,连续三年间作的地块,大葱维生素C含量提升21%,艾草精油得率增加0.15%。

这种间作模式已在山东、河南等大葱主产区推广4.3万亩,平均每亩增收2100元。掌握好空间布局与生物互作规律,就能用自然之力守护作物生长,实现生态与效益的双赢。下次耕作时,不妨尝试这种传承千年的智慧组合,或许会给您的菜园带来惊喜变化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