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投稿 > 正文内容

管井降水施工步骤详解,不同地质条件适用方案

投稿2025-05-27 21:14:15

管井降水的核心施工步骤有哪些?

管井降水作为深基坑工程中??高效稳定的地下水控制方法??,其施工流程可分为六大关键环节。??第一步是精准井位测放??,需根据基坑平面图与地质勘探数据确定井点位置,误差需控制在50cm以内。??第二步是钻孔与护壁??,采用回转钻机或冲击钻进行成孔,砂层中需同步注入膨润土泥浆防止塌孔,黏土层则可用清水直接钻进。??第三步是井管安装??,需确保无砂混凝土管或钢管垂直度偏差小于1%,滤水管段需对准含水层,接头处用尼龙网包裹防砂。??第四步是滤料回填??,采用粒径2-5mm的石英砂分层填充,填筑高度需超出滤水管顶部1-2米形成反滤层。??第五步是洗井与试抽??,通过活塞洗井或空压机洗井清除井内泥浆,直至出水含砂量≤1/50000。??第六步是设备联网运行??,采用潜水泵群配合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水位动态监测与抽水量自动调节。


不同地质条件下如何调整管井降水方案?

??砂砾地层??中需重点解决涌砂问题。井管滤网目数应≤40目,滤料级配需与地层颗粒级配匹配,通常采用d50=(8-10)×d地层的公式计算。??黏土地层??需延长洗井时间至48小时以上,必要时采用酸化处理提高滤水管透水性。??软土地区??应缩小井距至10-15米,并采用轻型井点辅助降水,防止因抽水引发地面沉降。??岩溶发育区??需结合地质雷达探测结果,在溶洞上方加密布井,同时设置观测井监测地下水位突变。


管井降水施工需要哪些质量把控要点?

??成孔质量控制??要求孔径≥600mm,垂直度偏差≤1%,可采用超声波测井仪检测。??滤料填筑标准??需现场测算回填量,实际用量不得少于理论值的95%。??降水效果评估??包含三大指标:单井出水量≥设计值的90%、群井干扰系数≤0.3、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达标率100%。特殊情况下需进行??三维渗流模拟??,验证降水井布置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范围。


遇到复杂地层如何优化管井结构?

??多层含水层??需采用分层止水工艺,在井管不同高程设置橡胶止水环,实现分层抽水。??承压水头较高??时,应设计反滤井结构,井底设置2米厚黏土球封底,防止承压水突涌。??混合水位地层??推荐使用双滤水管设计,上部滤管长度占含水层30%,下部占70%,确保各层均衡降水。


管井降水可能引发哪些环境问题?

??地面沉降防控??需建立三级预警机制:累计沉降达10mm启动加密监测,20mm启用回灌系统,30mm立即停止抽水。??邻近建筑物保护??应设置截水帷幕与回灌井组合体系,回灌量宜取抽水量的30%-50%。??地下水资源保护??要求建立排水净化系统,出水悬浮物浓度需≤30mg/L方可排入市政管网。特殊敏感区域还需进行??地下水化学监测??,防止铁锰离子超标引发二次污染。


通过精准把握施工流程、动态调整地质应对方案、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,管井降水技术能有效破解各类地下水位控制难题。工程实践中需特别注重监测数据的实时反馈,建立"勘察-设计-施工-监测"四位一体的闭环管理体系,方能在保障基坑安全的同时实现绿色施工目标。

搜索